颐和概况
YiHe Hospital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

中西医结合放疗科

文章编辑:【郑州颐和医院】发布日期:2023-10-24 09:23:09


概况

中西医结合放疗科是郑州颐和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也是国内开展立体定向放疗技术较早的单位之一。科室现有医、技、护等专业技术人员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5人,博士6人、硕士6人,主任、副主任医师6人。科室团队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国家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50余篇。


设备

拥有第四代射波刀(Cyber knife)放射手术平台、6-10MV双光子直线加速器、16排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自由呼吸M660型PET-CT、Infinia VC Hawkeye 4 型SPECT-CT、DSA、乳腺钼靶机、普通X线模拟定位机和精确的治疗验证系统,适用于肿瘤的普通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和图像引导的立体定向(射波刀)精确诊放疗。


优势技术

科室开展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是省内为数不多能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等多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单位。同时开展肿瘤中医治疗、热疗、光动力治疗、静脉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个体化中西医综合治疗。擅长头颈部、胸部、腹部、淋巴系统、妇科、乳腺、软组织等肿瘤的个性化综合诊疗。


肿瘤MDT诊疗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国内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



何为MDT?

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 ,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应的专家组,针对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疗模式。它是一种规范化治理的诊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放疗科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晔雄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平教授、武汉市第五医院肿瘤医院龙志雄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中西医结合科陈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主任管一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吉刚、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戈伟主任;患者一旦进入MDT诊疗模式,他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接诊医生,而是一个诊疗专家团队,包含其所患疾病可能涉及的肿瘤外科、肿瘤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放疗科、影像科、中医科、生物免疫治疗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理方案。

现在,国内很多常见肿瘤治愈率的提高,多数也是通过MDT多学科诊疗实现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乳腺癌、大肠癌、胃癌、肺癌、卵巢癌、肾癌、淋巴瘤、骨及软组织肉瘤等。



特色治疗

团队融入G4射波刀

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 “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199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Alder教授研发,首台于1994年安装于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是可治疗全身病灶的放疗外科设备。他具有影像引导摆位、实时追踪、同步呼吸追踪等功能,治疗中无需框架固定、无创、无麻醉,对恶性肿瘤和良性病灶以及随呼吸运动的胸腹部肿瘤进行精准摧毁,并且能保护临近正常组织。它是世界上集机器人、加速器、影像引导和同步呼吸追踪为一体的放疗外科系统。其五大追踪系统:6D颅骨追踪、脊柱追踪、金标追踪、肺追踪和同步呼吸追踪,对肿瘤目标的照射精度优于0.9mm。其为目前新型的图像引导全身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在图像引导下实时动态追踪肿瘤,从最多3000条入射方向高精度、高剂量直接摧毁全身各部位的肿瘤。

射波刀治疗的优势

● 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实现多方位任意角度、非共面、非等中心多射野照射。射波刀有3000条任意角度射束,而伽马刀只有201条固定角度射束,直线加速器适形调强放疗一般仅用5~9个射束。

● 高精准度实时追踪及自动校正系统确保肿瘤的精准照射射波刀独有的6D颅骨追踪技术、金标追踪技术、脊柱追踪技术、肺部追踪技术、同步呼吸追踪技术、俯卧位脊柱追踪技术确保了肿瘤的照射精度,静态肿瘤(如脑部、脊柱肿瘤)误差小于1mm,动态肿瘤(如肺部、肝脏肿瘤)误差小于1.5mm。

● 大剂量多方位、多射野、高精准度确保大剂量放疗的生物效应

● 良好的适形度和剂量梯度

● 多个肿瘤同时治疗

● 卓越的健康组织保护

● 无需麻醉、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治疗

● 住院时间短(只需1~5次治疗) 


专家团队



师国珍 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7年于河南医学院毕业。熟练X、γ线的普通放疗技术及立体定向(X-刀),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擅长:以放疗为主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特别是放射治疗细胞周期与药物时相、结合的临床研究有一定造诣。对食管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脑、肺、骨转移癌的治疗,对恶性胸腹水的体外热循环治疗,脑肿瘤干细胞的放射与生物治疗有丰富经验。



王铁栓 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治疗、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从事胸外科专业30余年,在食管癌、纵隔肿瘤、漏斗胸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创腋下小切口食管癌手术,非开胸食管拔脱全食道切除胃咽吻合术,治疗早期食管癌、高位食管癌,并在肺、纵隔脓肿等手术均采用小切口疗法,特别是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有一定声誉。在食管癌治疗方面,于1996、1997年分别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有自己见解,已积累900多例外科治疗经验,1997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受资助15万元,并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胸腺切除加人胎胸腺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被河南省科技厅批准为攻关项目并予资助。目前在治疗措施、例数方面,居国内外前列。



邓晓明 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博士,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会委员,中国医疗促进委员会中医肿瘤分会常委,河南省级名中医。从事中医和中西医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尤其肺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和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擅长糖尿病、风湿及肾脏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病。对于肿瘤及常见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疾病的疑难重症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近十年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专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如中药或中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食道及胃癌、肠癌、胰腺癌、各种妇科肿瘤等;中西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肠炎,以及癌痛、贫血、肠梗阻等各种肿瘤并发症。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各种慢性并发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急慢性心肾功能衰竭等。



周富广 副教授,原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放射外科专委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光声动力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声动力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副秘书长。



龙志雄 博士,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外科培训基地主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首届放射外科专委会筹备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副主委,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专委会主委,武汉市肿瘤放疗质控中心主任,武汉市第五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名誉院长。



戈伟 医学博士,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肿瘤精准医学与MDT专委会肺癌学组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肿瘤临床协作组(CMOC)名誉主委,世界华人协会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执行常务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刚 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营养学部中西医结合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1999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获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15年,2008年获肿瘤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全国中医肿瘤中心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以及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肿瘤微环境与中西结合防治肿瘤复发和转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项基金、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以及CSCO研究基金各1项。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5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ancer Research》、《Oncogene》、《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2006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教育部“天堰挑战杯”首届全国中医大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王平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天津市肿瘤医院工作。1989年至1990年及199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瑞士巴塞尔大学放射肿瘤学系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放射医学系进修放射治疗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现任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曾获天津市“杰出青年奖”、“十五”立功先进个人,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市卫生行业第五届“十佳医生”、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被天津市科委确定为自然科学领域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被收录在天津市跨世纪人才库。从事肿瘤临床及研究工作28年来,先后参加完成了国家攻关课题等研究,有4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天津市医药卫生空白,有8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参加编写了《现代肿瘤热疗学》、《肿瘤临床手册》、《肿瘤护理学》、《常见肿瘤的诊治规范》、《肿瘤放射治疗学》等专著。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造诣颇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肿瘤精确放疗、射波刀放疗、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及肿瘤热疗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肿瘤放疗方面,经验颇多。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及进修生。近年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项目评审专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常委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



李晔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科主任。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瑞士和美国工作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肿瘤放射治疗,擅长于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和睾丸精原细胞瘤等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科放射治疗。发表论文和综述100余篇,英文论文30余篇。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前任主委,《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研究协会(CSCO)常务委员,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常务理事。入选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JCO, 24:181-189, 2006)。研究领域和临床:主要领域包括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通过临床I期、II期和III期研究,应用最新和最先进的技术,规范化治疗恶性肿瘤。研究目的着重于改进癌症的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上一篇:精神心理科

下一篇:没有了

《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蓝光原盘在线观看]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东路与平安大道交汇处
网站负责部门:宣传部 邮编:450047   电话:0371-56570666 QQ:1658112733
ICP:豫ICP备150258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