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小伙,熬夜打游戏,
脑梗导致偏瘫;
27岁女生,奶茶不离手,
造成肥胖,引发脑梗;
30岁白领,可乐当水喝,
导致糖尿病、头晕脚麻,确诊脑梗……
还有,
熬夜追剧的
一天不动的
从不运动的
嗜烟嗜酒的
顿顿外卖的
……
都可能,脑梗!
对!
就是脑梗,
你没有看错!
近期接连看到这样的新闻,
不仅让人唏嘘和惋惜,
更让人感到惊讶——
脑梗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别急!
没说不是呀,
但是近期有数据显示
我国25岁以上人群罹患中风的
终生风险接近40%,
即四成人从25岁开始就有中风可能!
#第一批90后已成中风高发人群#
也在近日迅速冲上网络热搜,
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熬夜、可乐、奶茶、外卖、90后……
说的不正是我吗?
年过三旬的老编,
顿时感觉不寒而栗,中风三秒钟……
不说了,保命要紧!
快搬个小马扎坐过来,
老编请郑州颐和医院神经他咬着她的两座山峰视频秦树巧主任
为大家开讲“中风防治小课堂”!
什么是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脑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
中风可能引发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死致残率相当高。
为什么中风呈低龄化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才会面临中风的威胁,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诊断出患有中风。主要原因有:
一方面,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着生活不规律、久坐、熬夜、饮食不健康等问题,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液黏稠度升高,进而增加中风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潜在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开始在年轻人中悄然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中风的威胁。
中风的预警信号有哪些
语言障碍:突然出现口齿不清,语言障碍,不理解,不会表达、命名等;
头晕头痛:小脑脑干病变出现头晕,病灶波及皮层、脑膜,颅内高压均可出现头痛;
视物不清:视神经及视觉中枢枕叶病变,均可出现视力障碍;
肢体障碍:锥体束的缺血或出血,均可引发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偏瘫;
过度嗜睡:大面积脑血管病或者脑干病变,均可导致嗜睡。
一旦怀疑中风,该怎么办
中风发生后的4.5个小时以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在这个黄金时间内得到治疗,有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即使在黄金时间内,也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因此,一旦怀疑是中风,不要想着休息一下就能缓解,要迅速拨打120送去有急性卒中诊治能力的医院。同时,检查患者口腔,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呕吐物和痰,并且让患者保持侧卧,避免头部剧烈摇晃和震动。
如何预防中风
年轻人不要以“年龄”为判断标准,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中风的预防意识。
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情绪平稳等,同时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再者,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如,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房颤等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宣教,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
下一篇:没有了